学院新闻

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召开首次全体教职工大会
时间:2025-05-14

       5月12日下午,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在江湾校区先进材料楼一楼报告厅召开首次全体教职工大会,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和教职工共百余人参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于瀛主持。

       首先,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代表党政领导班子向每位加入学院的教职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强调,新工科建设是学校面临的第三次重要发展机遇,成立创新学院是学校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关键部署,也是当前复旦大学的“头号工程”。因此要站在更高的战略层面,看待复旦新工科的发展、思考复旦材料学科的新工科建设之路。为此,要在最活跃、最前沿与强大的理科基础之上,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急需,通过学科交叉孕生新技术,发展创新动能,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凝聚共识,跳出单一理科和单兵“作战”思维,破除学科院系的壁垒,进一步加强交叉融合,团结一致共谋发展。尤其是面对新工科建设存在的工程化、团队化、长期化、评估难的“三化一难”特点,必须坚持改革破局的决心,把成立创新学院当作一个历史性的契机,体系化重构教育教学、科研创新、技术孕育、管理评价等体系,全新构建具有复旦特色的变革性材料与能源新技术的孕育基地和高质量人才引育发展基地。

       随后,学院执行院长俞燕蕾介绍了创新学院的基本情况、重点建设任务和未来发展规划,包括基本组织构架,党政管理团队人员构成,院徽等文化标识与发展理念,有组织的科研创新等。尤其针对当前面临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她着重讲解了学院对于专业设置、教学团队、教学体系、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建设思考和规划。介绍结束后,她邀请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院长助理、教学团队负责人等先后亮相,增进了全院教职工对新团队的认识和了解。

       最后,于瀛做总结发言。她传达了学校党委对创新学院的建设要求和希望,以及“一步到位,渐次完善”的总体建设路径。她表示,学院党委将按照学校党委部署要求,着力凝聚新工科建设“三化一难”的文化共识。以实干精神为核心,围绕工科“奔着最紧要的问题去,奔着最有应用价值的地方去,奔着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方向去”三大特点,加强教学团队、科研团队两大团队建设,践行找准方向、深耕细作的长期主义理念,共同将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打造成为复旦大学新工科创新改革发展的典范。


       此次大会不仅加强了学院全体教职员工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彼此间的凝聚力,而且使大家对学院的建设理念和发展愿景有了清晰的认识。学院将继续围绕做好“有组织人才培养、有组织科技创新、有组织服务发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工科发展之路,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献礼,为回答好“教育强国 复旦何为”的时代命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