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复旦大学与安徽超电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超电)共建的“先进能源与智能材料校企联合实验室”在邯郸校区子彬院正式成立并揭牌。中国科学院院士、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院长赵东元,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云圻,安徽超电董事长姚晓青、总经理徐勇等企业代表,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负责人,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党委书记于瀛、执行院长俞燕蕾等党政领导及师生代表参加仪式。仪式由于瀛主持。
首先,赵东元对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今年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的成立,正是旨在打造从基础研究到技术转化的全链条创新高地。安徽超电在超级快充、固态电池材料等领域取得的全球领先的技术突破,与学院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的战略规划高度契合。他坚信,依托复旦大学在基础研究尤其是负极材料等方面的深厚积累,结合安徽超电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和产业化能力,必将加速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引领行业未来发展。
刘云圻在致辞中感谢各方的支持,并阐述了联合实验室的重点攻关方向。他表示,基于前期深入沟通,实验室将聚焦固态电池领域,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需求与产业转化中的核心挑战,旨在产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产业化前景的关键技术成果,打通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并将在此过程中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工程能力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姚晓青在致辞中回顾了公司的技术初心与发展现状。他介绍,“超电”之名源于其核心产品“超级电池”,该电池得益于独特的碳复合负极材料,实现了超级快充、超级安全、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宽温区适用的卓越性能。他由衷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双方能在固态电池、固态电解质及负极材料等前沿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共同开辟新赛道。
学院副院长、联合实验室主任赵岩与徐勇为实验室揭牌。部分参会嘉宾上台合影,共同记录下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揭牌仪式后,姚晓青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与新能源领域布局,学院顾广新教授则就“电动两轮车城市安全充电解决方案”进行了专题分享,展示了联合实验室在应用研究与技术转化方面的初步成果。
本次启动仪式的成功举行,不仅是复旦大学与安徽超电合作的重要节点,更是校企协同创新、共促能源材料科技发展的新起点。双方将以联合实验室为平台,汇聚高端人才与创新资源,共同推动我国先进能源与智能材料技术迈向新高度。
上海市杨浦区淞沪路2005号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先进材料楼
本科生招生咨询:021-65642379(智能材料、未来能源)
研究生招生咨询:021-31243591(材料、电子学科)
021-31249935(物理、化学学科)
复旦大学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维程互联DMAX